新闻详情

汽车窗膜的工艺

汽车窗膜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涂布、染色、真空热蒸发以及磁控溅射。涂布等工艺由于其局限性被淘汰,目前的车窗膜主要使用真空热蒸发、磁控溅射工艺。


涂布


涂布法生产的窗膜基本不具备隔热作用,仅用于遮光。像墨镜一样,只改变视觉光感,墨镜表面同样很烫。所以此类产品隔热作用很差,清晰度也是极差的。


染色工艺


已深层染色的手法加注吸热剂,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达到隔热的效果。因其同时亦吸收了可见光,导致可见光穿透率不够,加上染色工艺本身所限,膜的清晰度较差。此外,其另一大弱点是隔热功能衰减很快,而且容易褪色。过一段时间(或许半年一年)后,膜就褪色,不在隔热了,切起泡,严重营销视觉观感。


真空热蒸发


真空热蒸发工艺是将铝层蒸发于基材上,达到隔热效果。此类模具具备较持久的隔热性,但弱点在于清晰度不高,影响视野舒适性,其另一大弱点是反光较高,特别是镀铝膜很明显。他们和染色膜再市场上份额占据最多。市场情况:品牌有3M、雷朋、强生、优玛膜等。

汽车窗膜.jpg

第一代:20世纪30年代,采用涂布与复合工艺制备的第一代车窗贴膜、不具备隔热作用,仅能用于遮光。


第二代:20世纪60年代,以染色工艺制作的第二代窗膜,可吸收太阳红外线达到隔热效果,清晰度较差,隔热功能衰减快,易褪色,无防爆性能。


第三代:20世纪90年代初,诞生了真空热蒸发工艺制作的窗膜,其具备较持久的隔热性,但清晰度不高,影响视野舒适性,而且反光较高。时间久有异味。


第四代:20世纪90年代末期,诞生了磁控溅射工艺工艺制备的第四代窗膜,有很好的金属质感、稳定的隔热性、高清晰度、低反光、不含染色,防紫外线何防爆性强等特点。

汽车窗膜.jpg

真空磁控溅射


磁控溅射工艺的产品除具备很好的金属质感、稳定的隔热性能外,还具有其他工艺所无法达到的清晰度与低反光及持久的色泽。金属磁控溅射工艺制作的膜目前市售最好。仅部分顶级膜是这种工艺的产品,有单层、4层、5层、7层、11层等,层数越多价格越高、性能越稳定、效果越好、寿命越长。市场情况:迪思卡尔、北极光、威固等品牌。

不同工艺汽车窗膜性能对比


汽车窗膜的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导致其性能差异很大,目前综合性能指标最好的即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车窗膜。